暖戀地
臨床心理學家與你一一分析妻子產前產後的身心需要,分享實用技巧應對育兒壓力,支持太太渡過產前/後每個情緒挑戰。 男士專屬,費用全免 1.5 小時為準爸爸全方位裝備: 學習產前/後情緒障礙的構成因素 如何回應自己及伴侶的負面情緒 認識自己是哪一種父母:5 種不同的育兒思考 認識靜觀育兒,與太太無憂面對育兒挑戰
A post type for your services
臨床心理學家與你一一分析妻子產前產後的身心需要,分享實用技巧應對育兒壓力,支持太太渡過產前/後每個情緒挑戰。 男士專屬,費用全免 1.5 小時為準爸爸全方位裝備: 學習產前/後情緒障礙的構成因素 如何回應自己及伴侶的負面情緒 認識自己是哪一種父母:5 種不同的育兒思考 認識靜觀育兒,與太太無憂面對育兒挑戰
理想的溝通環境能使你們不受外在環境干擾下溝通,其中包括以下因素: 保障私隱及能給予安全感 適當時間 沒有噪音、他人干擾 同時,溝通前,提醒自己放下其他事情與雜念,專心與對方對話,不然就會「聽不入耳」了,這就是所謂「主動式聆聽」。
我們內心可能對對方有許多想法及前設,例如覺得對方只是想要某件東西,對方故意和我們唱反調等。這些「定型」想法會令我們忍不住反駁、拒絕對方,令關係變差。 試著放下這些預設想法,想像自己像海棉般吸收對方的說法,或許你會有新發現──他/她的意思可能並不如你所想。
除了用嘴巴說話,我們都會用身體「說話」,例如交叉雙手、皺眉、眼角上揚、揮動手臂都可能代表不同情緒。因此,除了用耳朵聽對方的說話,更要用眼睛去看對方的反應。 你可以適當地回應對方,配合非語言溝通技巧,表示你對其重視: 表現真誠和友善的態度 眼神接觸 舉示如點頭、手勢、拍肩膀等
讓對方知道你了解他/她的感受,感到被支持,情緒亦會更容易平靜下來。所謂抱有同理心就是代入對方的處境,了解其感受,思考對方所需要並陪伴對方。盡量放下個人道德標準、價值觀,避免批判其感受,讓對方知道他/她能與你分享。 在適當情境,你可以說以下同理心語句: 「我聽到你現在感到很難過,你可以說多一點給我知道嗎?」 「我明白你經歷這些事情感到孤單,我希望現在的陪伴能使你感覺好一點。」
當環境充斥著不同噪音讓您難以集中,嘗試用以下五步曲把自己拉回當下,讓五感告訴您的當刻位置。 說出 5 樣你此刻看到的東西 說出 4 樣你此刻能摸到東西 說出 3 樣你此刻能聽到的聲音 說出 2 樣你此刻能聞到的味道 說出 1 樣你此刻能吃到的食物 / 飲料 當您能夠專注完成以上練習,你已擁有足夠基礎聆聽自己身體。
當身心緊繃,呼吸總是只會淺淺地在胸腔進出,這種倉促的呼吸,等於對自律神經系統發出壓力訊號。要回應壓力提示,最重要是找到一個您感到安全的空間,慢慢深呼吸重新掌握一呼一吸的節奏,花十分鐘放空腦袋,感覺身體每個部份的狀況。
靜靜去感覺自己的呼吸,把身體當成您的朋友一樣關心它、問候它。過程中專注感受身體內能量的運作、情緒和思緒的流動。您也可以做一些伸展或按摩,讓您的身體得到好好被照顧的機會。
以上練習都做過後,你還可以紀錄自己每天的身體反應,今天哪個部位感到疼痛、緊繃?哪個部份比平日舒適、放鬆?皮膚狀態如何?紀錄不用複雜,你可用文字紀錄,也可用圖畫、錄音表示,也可用不同身體健康應用程式,逐漸你會發現,甚麼部位更需要你的關心,也會愈來愈熟習留意與照顧自己的身體。
形容情緒的字眼多達數百個,但若我們不慣表達,可能字庫就只剩數個,而你選擇的詞彙,往往也決定您認知的情緒。情緒並無對錯,避免使用具評價性的詞彙,例如「好」、「壞」,用非批判的態度認識自己對面對的情緒。